首页

长沙梦悠然女S

时间:2025-05-29 22:45:33 作者:AI点亮音视未来 中国音响灯光行业“智造”升级 浏览量:91614

  中新网广州5月29日电 (记者 蔡敏婕)AI数字话筒能够自动屏蔽掉环境噪声,拾音距离达到1米以上,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晰的音质体验;AI技术还能帮助用户节约预算,避免购买过多的产品……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灯光音响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第23届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正在广州举行,本届展会吸引59个海内外买家代表团莅临现场,体现了多元的国际市场需求。

5月29日,海外采购商在第23届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上与中国商家洽谈。展会方 供图

  本届展会涵盖产业链全线多元产品,集中展示通讯及会议系统、多媒体系统方案以及专业音响设备,还有众多专业灯光、舞台机械、沉浸式互动、文旅照明以及数字光影等相关产品。

  随着科技发展,中国音响和灯光技术从最初的单一功能,到如今能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专业音响灯光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灯光音响行业带来新机遇。

  “我们今年新推出的这款AI数字话筒,它拾音距离能达到1米以上,在拾音的过程当中,它自动地就处理掉一些场景噪音杂声,例如碰撞的声音。”在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付王钧看来,目前行业趋势是结合 AI和算法发展,“通过特定算法,在声音降噪处理或者是缩小时延距离方面会有很大提升。此外在搭建全场景产品方面,从视觉、听觉、中控,还有做会议纪要、语音转写的精准度和速度提升等,都会有质的提升”。

  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音频行业传输技术方面,目前正经历从传统模拟传输向数字传输的全面转型。在此基础上,音视频的网络化传输控制与统一化管理,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行业在技术整合与高效管理上迈上新台阶。

5月29日,海外采购商在第23届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上与中国商家洽谈。展会方 供图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柯迪称,在视频与音频的应用场景中,AI技术正展现出独特价值。以音频领域为例,AI系统已完成对各类场地环境的深度学习,能够先依据场景类型,如酒店、大会议室、企业会议室、教室等进行定义,再结合场地面积、装修材料等参数,精准计算出所需的声音设备配置方案及安装定位建议。

  “这种智能化技术具备双重优势:一方面可避免设备采购过剩,帮助用户节省预算;另一方面能优化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让音频系统在不同场景中发挥最佳效果。”柯迪说。

  根据《2024—2030年中国专业音响灯光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近年来,海内外娱乐场所的建设大量增加,音乐会、演唱会、舞台剧等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大球馆、体育场、会议中心、博物馆等场所的投资,都将为中国专业音响灯光行业提供机会。

  柯迪表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厂商通过购买海外知名品牌,如丹麦的SGM和意大利的Claypaky,将自身的产品与国际品牌相结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并成功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柯迪认为,全球80%以上的灯光产量来自中国,且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地区替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正积极探索多元路径,旨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加速“出海”步伐。(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全球裁员10%

  记者:吃元宵、吃汤圆、赏灯、舞龙舞狮等,都是元宵节标志性的节日符号,它们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价值?怎么看这些符号在海外的传播?

宁夏银川:家博会激发家居市场消费活力

穿孔爆破、挖装、运输……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苏计钼矿现场,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400多名员工正在进行紧张的采矿工作。“总书记说奋斗创造美好未来,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觉得扎根一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就是最朴素、最实在的奋斗精神。”项目经理杨志一说,这个“五一”假期,他将再次和项目员工一起坚守现场,紧盯采矿工序,抓好安全生产。

2024港澳人士游南沙系列活动首发团在穗启动

“2023年,我们成功开发梯度耦合膜提锂和吸附-膜耦合提锂工艺,青海省盐湖提锂工艺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建成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回收率太阳能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综合回收率达到92%以上;基于卫星遥感生成三江源区高精度河网,我们搭建了柴达木盆地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和盆地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管理云平台;青杂5号和青杂12号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青薯9号位居马铃薯全国推广面积榜首。”陈永祥说。

四川成都:高温天气持续 动物园“花式”降暑

据了解,作为山东省首批入选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的片区,临沭县现有10处、共100余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极大满足了民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和运动健身需求。

碧波荡漾青海湖邀游客共享生态旅游美好时光

“现在路修好了,从乡里到县城,一天之内就可往返,很方便!”卓嘎感叹道。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日拉山不再成为与外界的阻隔,巡边之路也不再遥远,放牧的队伍日益壮大,不断延伸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信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